LoRaWAN水表为何还没有在国内普及?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

亿玛信诺
2024-11-20
来源:智能水表厂家

LoRaWAN水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智能水表技术,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在中国国内普及程度尚未达到预期,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LoRaWAN智能水表1.png

01


市场认知度低


国内的LoRaWAN水表在技术上已不逊色于国际产品,但市场认知度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水表行业的关注点长期集中在水表的其他通讯技术(如GPRS、NB-IoT)上。由于LoRaWAN在国内的普及时间较短,相关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还未能迅速提升。加之行业内对LoRaWAN技术的介绍和宣传较少,使得很多人对这种新兴技术知之甚少。


成本问题


LoRaWAN水表相较于传统水表成本较高,这增加了水表生产商和用户的经济负担。在大规模应用之前,需要进一步降低LoRaWAN水表的生产成本,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02
03

市场成熟度的影响


国内的智能水表市场已经被其他成熟技术所占领,如NB-IoT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这些技术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LoRaWAN在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吸引市场关注。


技术标准与兼容性问题


LoRaWAN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不同厂商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这种缺乏标准化的现象使得用户在选择水表时往往考虑设备间的互通性,从而降低了LoRaWAN技术的吸引力。


04
05

政策和监管因素


LoRaWAN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例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9年第52号公告对微功率设备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进行了规范,这对LoRa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水表生产商和用户采用LoRaWAN技术,并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以推动智能水表的普及应用。


要想实现LoRaWAN智能水表在国内的全面推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技术标准统一:推动LoRaWAN技术标准的统一化,促进不同厂商设备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降低成本: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降低智能水表的制造成本,提升设备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智能水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小编认为,LoRaWAN水表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它的低功耗长寿命、广泛的覆盖范围、低通信成本、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等特点,使得LoRaWAN水表成为智能水表领域的理想选择。随着LoRaWAN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信智能水表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点击原文 了解更多

图片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