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控机把“用水”这一连续物理过程拆成了“身份识别—实时计量—即时结算—阀门控制”四个数字环节,实现“谁用水、谁付费、用多少、扣多少”。其核心是让每一滴水在流过管道的同时,也流过一条数据链路,从而把水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可监管的数字化商品。
智能水控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控制主板:作为整个设备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
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通过水管的水流量。
电磁阀:根据控制信号开闭,实现水流的启停。
显示与操作界面:便于用户查看水量及操作设置。
通讯模块:支持无线或有线通讯,便于远程管理和数据上传。
供电模块:保障设备稳定工作。
智能水控机工作流程:四个动作 0.5 秒完成
① 读卡→② 鉴权/预扣→③ 开阀→④ 边计量边扣费→⑤ 关阀/写回余额。
以“按量计费”为例:
用户贴卡,天线耦合能量给卡片供电,MCU 读取 ID 与余额。
若余额 > 单位扣费阈值(如 0.01 元),MCU 预扣 1 个单位金额并开阀;同时启动流量计脉冲计数。
每收到 1 个脉冲,按预设费率(如 0.05 元/L)扣减,数码管动态显示剩余金额。
卡片离开或余额不足 1 个单位,MCU 立即关阀,把剩余金额写回卡片,完成一次原子交易。
若联网,MCU 把本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脉冲数—扣费额”打包加密上报平台,用于账单与大数据分析。
计费模式对比
按时间计费:硬件成本低,适合淋浴、开水房;但水压波动会导致“同费不同量”,公平性弱。
按流量计费:需精密流量计,成本略高,却真正体现“多用水多花钱”,节水率可达 30% 以上。
混合模式:平台可远程切换,白天按量、夜间按时,兼顾成本与公平。
智能水控机把“水资源”变成了可实时交易的“数字商品”,其本质是一套微型实时计费系统:RFID 解决身份,传感器解决计量,MCU 解决结算,电磁阀解决执行。随着 NB-IoT 和移动支付普及,水控机正从“单机刷卡器”升级为“云-端一体化”的节水节点,为公共用水的精细化、市场化管理提供了一条低成本、高可信的技术路径。